Featured image of post Vue学习笔记

Vue学习笔记

记录学习Vue的心得

最近看了很久的Vue教程,为了避免之后的遗忘,还是停下脚步,花点时间讲笔记写出来吧。

这篇笔记是基于B站上的尚硅谷Vue2.0+Vue3.0全套教程而成,在此感谢提供这么优秀的学习教程。

# Vue2基础

想要学好Vue,那肯定还是从Vue2开始学起。那么这一章主要是Vue2中的基础内容,没有使用到脚手架。

# 初识Vue

每学一个新的语言,HelloWord是必不可少的。话不多说,上代码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<!-- 准备好一个容器 -->
<div id="demo">
    <h1>Hello,{{name.toUpperCase()}},{{address}}</h1>
</div>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>
    Vue.config.productionTip = false //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。

    //创建Vue实例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demo', //el用于指定当前Vue实例为哪个容器服务,值通常为css选择器字符串。
        data:{ 		//data中用于存储数据,数据供el所指定的容器去使用,值我们暂时先写成一个对象。
            name:'vue',
            address:'北京'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础的Vue程序。

1.想让Vue工作,就必须创建一个Vue实例,且要传入一个配置对象;

2.root容器里的代码依然符合html规范,只不过混入了一些特殊的Vue语法;

3.root容器里的代码被称为【Vue模板】;

4.Vue实例和容器是一一对应的;

5.真实开发中只有一个Vue实例,并且会配合着组件一起使用;

6.{{xxx}}中的xxx要写js表达式,且xxx可以自动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;

7.一旦data中的数据发生改变,那么页面中用到该数据的地方也会自动更新;

# Vue模板语法

Vue模板语法有2大类:

1.插值语法:

​ 功能: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。

​ 写法:{{xxx}},xxx是js表达式,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。

2.指令语法:

​ 功能:用于解析标签(包括:标签属性、标签体内容、绑定事件…..)。

​ 举例:v-bind:href=“xxx” 或 简写为 :href=“xxx”,xxx同样要写js表达式,

​ 且可以直接读取到data中的所有属性。

​ 备注:Vue中有很多的指令,且形式都是:v-????,此处我们只是拿v-bind举个例子。

其实很好理解,想要显示在页面上的内容就使用{{value}}这样的写法,而v-bind:则是用于html标签中的属性绑定。

# 数据绑定

Vue中有2种数据绑定的方式:

​ 1.单向绑定(v-bind):数据只能从data流向页面。

​ 2.双向绑定(v-model):数据不仅能从data流向页面,还可以从页面流向data。

​ 备注:

​ 1.双向绑定一般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上(如:input、select等)

​ 2.v-model:value 可以简写为 v-model,因为v-model默认收集的就是value值。

1
2
3
4
5
6
7
<!-- 普通写法 -->
单向数据绑定:<input type="text" v-bind:value="name"><br/>
双向数据绑定:<input type="text" v-model:value="name"><br/>

<!-- 简写 -->
单向数据绑定:<input type="text" :value="name"><br/>
双向数据绑定:<input type="text" v-model="name"><br/>

# el与data的两种写法

data与el的2种写法

​ 1.el有2种写法

​ (1).new Vue时候配置el属性。

​ (2).先创建Vue实例,随后再通过vm.$mount(’#root’)指定el的值。

1
2
3
4
5
6
7
const v = new Vue({
    //el:'#root', //第一种写法
    data:{
        name:'Vue'
    }
})
v.$mount('#root') //第二种写法

​ 2.data有2种写法

​ (1).对象式

​ (2).函数式

​ 如何选择:目前哪种写法都可以,以后学习到组件时,data必须使用函数式,否则会报错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new Vue({
    el:'#root',
    //data的第一种写法:对象式
    /* data:{
				name:'Vue'
			} */

    //data的第二种写法:函数式
    data(){
        console.log('@@@',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ue实例对象
        return{
            name:'Vue'
        }
    }
})

​ 3.一个重要的原则:

​ 由Vue管理的函数,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,一旦写了箭头函数,this就不再是Vue实例了。

# 数据代理

在讲Vue中的数据代理之前,先讲一下js中Object.defineproperty方法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let number = 18
let person = {
    name:'张三',
    sex:'男',
}

Object.defineProperty(person,'age',{
    // value:18,
    // enumerable:true,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枚举,默认值是false
    // writable:true,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修改,默认值是false
    // configurable:true //控制属性是否可以被删除,默认值是false

    //当有人读取person的age属性时,get函数(getter)就会被调用,且返回值就是age的值
    get(){
        console.log('有人读取age属性了')
        return number
    },

    //当有人修改person的age属性时,set函数(setter)就会被调用,且会收到修改的具体值
    set(value){
        console.log('有人修改了age属性,且值是',value)
        number = value
    }

})

// 输出person中所有的key
// console.log(Object.keys(person))

console.log(person)

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添加进的属性,默认是不可枚举、不可修改、不可删除的,可以通过上面的三条配置项,让其和普通的属性一样。

所谓数据代理,就是指通过一个对象代理对另一个对象中属性的操作(读/写)。

1.Vue中的数据代理:

​ 通过vm对象来代理data对象中属性的操作(读/写)

2.Vue中数据代理的好处:

​ 更加方便的操作data中的数据

3.基本原理:

​ 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()把data对象中所有属性添加到vm上。

​ 为每一个添加到vm上的属性,都指定一个getter/setter。

​ 在getter/setter内部去操作(读/写)data中对应的属性。

1
2
3
4
5
6
7
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el:'#root',
    data:{
        name:'Vue',
        password:123
    }
})

通过在控制台查看vm,可以发现data中的数据都通过数据代理在vm身上了

# 事件处理

事件的基本使用:

​ 1.使用v-on:xxx 或 @xxx 绑定事件,其中xxx是事件名;

​ 2.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中,最终会在vm上;

​ 3.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,不要用箭头函数!否则this就不是vm了;

​ 4.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,都是被Vue所管理的函数,this的指向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;

​ 5.@click=“demo” 和 @click=“demo($event)” 效果一致,但后者可以传参;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<!-- 准备好一个容器-->
<div id="root">
	<h2>Hello,{{name}}</h2>
<!-- <button v-on:click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button> -->
	<button @click="showInfo1">点我提示信息1(不传参)</button>
	<button @click="showInfo2($event,66)">点我提示信息2(传参)</button>
</div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name:'Vue',
        },
        methods:{
            showInfo1(event){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event.target.innerText)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m
                alert('同学你好!')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showInfo2(event,number){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log(event,number)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event.target.innerText)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m
                alert('同学你好!!'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Vue中的事件修饰符:

​ 1.prevent:阻止默认事件(常用);

​ 2.stop:阻止事件冒泡(常用);

​ 3.once:事件只触发一次(常用);

​ 4.capture:使用事件的捕获模式;

​ 5.self:只有event.target是当前操作的元素时才触发事件;

​ 6.passive:事件的默认行为立即执行,无需等待事件回调执行完毕;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<!-- 阻止默认事件(常用) -->
<a href="http://www.baidu.com" @click.prevent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a>

<!-- 阻止事件冒泡(常用) -->
<div class="demo1" @click="showInfo">
    <button @click.stop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button>
    <!-- 修饰符可以连续写 -->
    <!-- <a href="http://www.baidu.com" @click.prevent.stop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a> -->
</div>

<!-- 事件只触发一次(常用) -->
<button @click.once="showInfo">点我提示信息</button>

1.Vue中常用的按键别名:

​ 回车 => enter

​ 删除 => delete (捕获“删除”和“退格”键)

​ 退出 => esc

​ 空格 => space

​ 换行 => tab (特殊,必须配合keydown去使用)

​ 上 => up

​ 下 => down

​ 左 => left

​ 右 => right

2.Vue未提供别名的按键,可以使用按键原始的key值去绑定,但注意要转为kebab-case(短横线命名)

3.系统修饰键(用法特殊):ctrl、alt、shift、meta

​ (1).配合keyup使用:按下修饰键的同时,再按下其他键,随后释放其他键,事件才被触发。

​ (2).配合keydown使用:正常触发事件。

4.也可以使用keyCode去指定具体的按键(不推荐)

5.Vue.config.keyCodes.自定义键名 = 键码,可以去定制按键别名

一般都是@keydown.xxx或者@keyup.xxx来绑定按键

# 计算属性

计算属性:

​ 1.定义:要用的属性不存在,要通过已有属性计算得来。

​ 2.原理:底层借助了Objcet.defineproperty方法提供的getter和setter。

​ 3.get函数什么时候执行?

​ (1).初次读取时会执行一次。

​ (2).当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时会被再次调用。

​ 4.优势:与methods实现相比,内部有缓存机制(复用),效率更高,调试方便。

​ 5.备注:

​ 1.计算属性最终会出现在vm上,直接读取使用即可。

​ 2.如果计算属性要被修改,那必须写set函数去响应修改,且set中要引起计算时依赖的数据发生改变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el:'#root',
    data:{
        firstName:'张',
        lastName:'三',
        x:'你好'
    },
    computed:{
        fullName:{
            //get有什么作用?当有人读取fullName时,get就会被调用,且返回值就作为fullName的值
            //get什么时候调用?1.初次读取fullName时。2.所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。
            get(){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log('get被调用了')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this) //此处的this是vm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his.firstName + '-' + this.lastName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//set什么时候调用? 当fullName被修改时。
            set(value){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log('set',value)
                const arr = value.split('-')
                this.firstName = arr[0]
                this.lastName = arr[1]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)

计算属性调用就和普通属性的调用一样,用{{key}}就行了。

当我们不需要计算属性的set方法时,我们就可以使用简写方法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el:'#root',
    data:{
        firstName:'张',
        lastName:'三',
    },
    computed:{
        //简写
        fullName()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'get被调用了')
            return this.firstName + '-' + this.lastName
        }
    }
})

# 监视属性

监视属性watch:

1.当被监视的属性变化时, 回调函数自动调用, 进行相关操作

2.监视的属性必须存在,才能进行监视!!

3.监视的两种写法:

​ (1).new Vue时传入watch配置

​ (2).通过vm.$watch监视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<!-- 准备好一个容器-->
<div id="root">
    <h2>今天天气很{{info}}</h2>
    <button @click="changeWeather">切换天气</button>
</div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isHot:true,
        },
        computed:{
            info()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his.isHot ? '炎热' : '凉爽'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methods: {
            changeWeather(){
                this.isHot = !this.isHot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/* watch:{
				isHot:{
					immediate:true, //初始化时让handler调用一下
					//handler什么时候调用?当isHot发生改变时。
					handler(newValue,oldValue){
						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)
					}
				}
			} */
    })

    vm.$watch('isHot',{
        immediate:true, //初始化时让handler调用一下
        //handler什么时候调用?当isHot发生改变时。
        handler(newValue,oldValue)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)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深度监视:

​ (1).Vue中的watch默认不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(一层)。

​ (2).配置deep:true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改变(多层)。

备注:

​ (1).Vue自身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,但Vue提供的watch默认不可以!

​ (2).使用watch时根据数据的具体结构,决定是否采用深度监视。

计算属性也同样可以简写:

1
2
3
4
5
6
watch:{
    //简写
    isHot(newValue,oldValue){
        console.log('isHot被修改了',newValue,oldValue,this)
    } 
}

computed和watch之间的区别:

​ 1.computed能完成的功能,watch都可以完成。

​ 2.watch能完成的功能,computed不一定能完成,例如:watch可以进行异步操作。

两个重要的小原则:

​ 1.所被Vue管理的函数,最好写成普通函数,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。

​ 2.所有不被Vue所管理的函数(定时器的回调函数、ajax的回调函数等、Promise的回调函数),最好写成箭头函数,

​ 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。

# 绑定样式

绑定样式:

  1. class样式

    写法:class=“xxx” xxx可以是字符串、对象、数组。

    字符串写法适用于:类名不确定,要动态获取。

    对象写法适用于:要绑定多个样式,个数不确定,名字也不确定。

    数组写法适用于:要绑定多个样式,个数确定,名字也确定,但不确定用不用。

  2. style样式

    :style="{fontSize: xxx}“其中xxx是动态值。

    :style="[a,b]“其中a、b是样式对象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<div id="root">
    <!-- 绑定class样式--字符串写法,适用于:样式的类名不确定,需要动态指定 -->
    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mood" @click="changeMood">{{name}}</div> <br/><br/>

    <!-- 绑定class样式--数组写法,适用于:要绑定的样式个数不确定、名字也不确定 -->
    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classArr">{{name}}</div> <br/><br/>

    <!-- 绑定class样式--对象写法,适用于:要绑定的样式个数确定、名字也确定,但要动态决定用不用 -->
    <div class="basic" :class="classObj">{{name}}</div> <br/><br/>

    <!-- 绑定style样式--对象写法 -->
    <div class="basic" :style="styleObj">{{name}}</div> <br/><br/>
    <!-- 绑定style样式--数组写法 -->
    <div class="basic" :style="styleArr">{{name}}</div>
</div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Vue.config.productionTip = false

    const vm =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name:'尚硅谷',
            mood:'normal',
            classArr:['atguigu1','atguigu2','atguigu3'],
            classObj:{
                atguigu1:false,
                atguigu2:false,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styleObj:{
                fontSize: '40px',
                color:'red',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styleObj2:{
                backgroundColor:'orange'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styleArr:[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fontSize: '40px',
                    color:'blue',
    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backgroundColor:'gray'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]
        },
        methods: {
            changeMood(){
                const arr = ['happy','sad','normal']
                const index = Math.floor(Math.random()*3)
                this.mood = arr[index]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})
</script>

# 条件渲染

条件渲染:

​ 1.v-if

​ 写法:

​ (1).v-if=“表达式”

​ (2).v-else-if=“表达式”

​ (3).v-else=“表达式”

​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低的场景。

​ 特点:不展示的DOM元素直接被移除。

​ 注意:v-if可以和:v-else-if、v-else一起使用,但要求结构不能被“打断”。

​ 2.v-show

​ 写法:v-show=“表达式”

​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高的场景。

​ 特点:不展示的DOM元素未被移除,仅仅是使用样式隐藏掉

​ 3.备注:使用v-if的时,元素可能无法获取到,而使用v-show一定可以获取到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<!-- 使用v-show做条件渲染 -->
<h2 v-show="false">欢迎来到{{name}}</h2>
<h2 v-show="1 === 1">欢迎来到{{name}}</h2>

<!-- 使用v-if做条件渲染 -->
<h2 v-if="1 === 1">欢迎来到{{name}}</h2>
<h2 v-if="false">欢迎来到{{name}}</h2>

<!-- v-else和v-else-if -->
<div v-if="n === 1">Angular</div>
<div v-else-if="n === 2">React</div>
<div v-else-if="n === 3">Vue</div>
<div v-else>哈哈</div>

<!-- v-if与template的配合使用 -->
<template v-if="n === 1">
    <h2>你好</h2>
    <h2>尚硅谷</h2>
    <h2>北京</h2>
</template>

# 列表渲染

# 基本列表

v-for指令:

​ 1.用于展示列表数据

​ 2.语法:v-for="(item, index) in xxx” :key=“yyy”

​ 3.可遍历:数组、对象、字符串(用的很少)、指定次数(用的很少)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<!-- 遍历数组 -->
<h2>人员列表(遍历数组)</h2>
<ul>
    <li v-for="(p,index) of persons" :key="index">
        {{p.name}}-{{p.age}}
    </li>
</ul>

<!-- 遍历对象 -->
<h2>汽车信息(遍历对象)</h2>
<ul>
    <li v-for="(value,k) of car" :key="k">
        {{k}}-{{value}}
    </li>
</ul>

<!-- 遍历字符串 -->
<h2>测试遍历字符串(用得少)</h2>
<ul>
    <li v-for="(char,index) of str" :key="index">
        {{char}}-{{index}}
    </li>
</ul>

<!-- 遍历指定次数 -->
<h2>测试遍历指定次数(用得少)</h2>
<ul>
    <li v-for="(number,index) of 5" :key="index">
        {{index}}-{{number}}
    </li>
</ul>
<script>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persons:[
                {id:'001',name:'张三',age:18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2',name:'李四',age:19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3',name:'王五',age:20}
            ],
            car:{
                name:'奥迪A8',
                price:'70万',
                color:'黑色'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str:'hello'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面试题:react、vue中的key有什么作用?(key的内部原理)

  1. 虚拟DOM中key的作用:

​ key是虚拟DOM对象的标识,当数据发生变化时,Vue会根据【新数据】生成【新的虚拟DOM】,

​ 随后Vue进行【新虚拟DOM】与【旧虚拟DOM】的差异比较,比较规则如下:

​ 2.对比规则:

​ (1).旧虚拟DOM中找到了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:

​ ①.若虚拟DOM中内容没变, 直接使用之前的真实DOM!

​ ②.若虚拟DOM中内容变了, 则生成新的真实DOM,随后替换掉页面中之前的真实DOM。

​ (2).旧虚拟DOM中未找到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

​ 创建新的真实DOM,随后渲染到到页面。

​ 3. 用index作为key可能会引发的问题:

​ 1. 若对数据进行: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:

​ 会产生没有必要的真实DOM更新 ==> 界面效果没问题, 但效率低。

​ 2. 如果结构中还包含输入类的DOM:

​ 会产生错误DOM更新 ==> 界面有问题。

​ 4. 开发中如何选择key?:

​ 1.最好使用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作为key, 比如id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学号等唯一值。

​ 2.如果不存在对数据的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,仅用于渲染列表用于展示,

​ 使用index作为key是没有问题的。

# 列表过滤

可以通过watch或者computed实现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<!-- 准备好一个容器-->
<div id="root">
    <h2>人员列表</h2>
   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请输入名字" v-model="keyWord">
    <ul>
        <li v-for="(p,index) of filPerons" :key="index">
            {{p.name}}-{{p.age}}-{{p.sex}}
        </li>
    </ul>
</div>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Vue.config.productionTip = false

    //用watch实现
    //#region 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keyWord:'',
            persons:[
                {id:'001',name:'马冬梅',age:19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2',name:'周冬雨',age:20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3',name:'周杰伦',age:21,sex:'男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4',name:'温兆伦',age:22,sex:'男'}
            ],
            filPerons:[]
        },
        watch:{
            keyWord:{
                immediate:true,
                handler(val){
                    this.filPerons = this.persons.filter((p)=>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p.name.indexOf(val) !== -1
                    })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
    //#endregion

    //用computed实现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keyWord:'',
            persons:[
                {id:'001',name:'马冬梅',age:19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2',name:'周冬雨',age:20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3',name:'周杰伦',age:21,sex:'男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4',name:'温兆伦',age:22,sex:'男'}
            ]
        },
        computed:{
            filPerons()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this.persons.filter((p)=>{
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p.name.indexOf(this.keyWord) !== -1
                }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 
</script>

# 列表排序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<!-- 准备好一个容器-->
<div id="root">
    <h2>人员列表</h2>
   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请输入名字" v-model="keyWord">
    <button @click="sortType = 2">年龄升序</button>
    <button @click="sortType = 1">年龄降序</button>
    <button @click="sortType = 0">原顺序</button>
    <ul>
        <li v-for="(p,index) of filPerons" :key="p.id">
            {{p.name}}-{{p.age}}-{{p.sex}}
            <input type="text">
        </li>
    </ul>
</div>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Vue.config.productionTip = false
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keyWord:'',
            sortType:0, //0原顺序 1降序 2升序
            persons:[
                {id:'001',name:'马冬梅',age:30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2',name:'周冬雨',age:31,sex:'女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3',name:'周杰伦',age:18,sex:'男'},
                {id:'004',name:'温兆伦',age:19,sex:'男'}
            ]
        },
        computed:{
            filPerons(){
                const arr = this.persons.filter((p)=>{
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p.name.indexOf(this.keyWord) !== -1
                })
                //判断一下是否需要排序
                if(this.sortType){
                    arr.sort((p1,p2)=>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this.sortType === 1 ? p2.age-p1.age : p1.age-p2.age
                    })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return arr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 

</script>

Vue监视数据的原理:

  1. vue会监视data中所有层次的数据。

  2. 如何监测对象中的数据?

​ 通过setter实现监视,且要在new Vue时就传入要监测的数据。

​ (1).对象中后追加的属性,Vue默认不做响应式处理

​ (2).如需给后添加的属性做响应式,请使用如下API:

​ Vue.set(target,propertyName/index,value) 或

​ vm.$set(target,propertyName/index,value)

  1. 如何监测数组中的数据?

​ 通过包裹数组更新元素的方法实现,本质就是做了两件事:

​ (1).调用原生对应的方法对数组进行更新。

​ (2).重新解析模板,进而更新页面。

4.在Vue修改数组中的某个元素一定要用如下方法:

​ 1.使用这些API:push()、pop()、shift()、unshift()、splice()、sort()、reverse()

​ 2.Vue.set() 或 vm.$set()

特别注意:Vue.set() 和 vm.$set() 不能给vm 或 vm的根数据对象 添加属性!!!

# 收集表单数据

若:<input type="text"/>,则v-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,用户输入的就是value值。

若:<input type="radio"/>,则v-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,且要给标签配置value值。

若:<input type="checkbox"/>

​ 1.没有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(勾选 or 未勾选,是布尔值)

​ 2.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:

​ (1)v-model的初始值是非数组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(勾选 or 未勾选,是布尔值)

​ (2)v-model的初始值是数组,那么收集的的就是value组成的数组

备注:v-model的三个修饰符:

​ lazy:失去焦点再收集数据

​ number: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

​ trim:输入首尾空格过滤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<form @submit.prevent="demo">
    账号:<input type="text" v-model.trim="userInfo.account"> <br/><br/>
    密码:<input type="password" v-model="userInfo.password"> <br/><br/>
    年龄:<input type="number" v-model.number="userInfo.age"> <br/><br/>
    性别:
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sex" v-model="userInfo.sex" value="male">
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sex" v-model="userInfo.sex" value="female"> <br/><br/>
    爱好:
    学习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study">
    打游戏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game">
    吃饭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hobby" value="eat">
    <br/><br/>
    所属校区
    <select v-model="userInfo.city">
        <option value="">请选择校区</option>
        <option value="beijing">北京</option>
        <option value="shanghai">上海</option>
        <option value="shenzhen">深圳</option>
        <option value="wuhan">武汉</option>
    </select>
    <br/><br/>
    其他信息:
    <textarea v-model.lazy="userInfo.other"></textarea> <br/><br/>
    <input type="checkbox" v-model="userInfo.agree">阅读并接受<a href="http://www.atguigu.com">《用户协议》</a>
    <button>提交</button>
</form>
<script>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userInfo:{
                account:'',
                password:'',
                age:18,
                sex:'female',
                hobby:[],
                city:'beijing',
                other:'',
                agree:''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methods: {
            demo(){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log(JSON.stringify(this.userInfo)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# 过滤器

过滤器:

定义: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特定格式化后再显示(适用于一些简单逻辑的处理)。

语法:

​ 1.注册过滤器:Vue.filter(name,callback) 或 new Vue{filters:{}}

​ 2.使用过滤器:{{ xxx | 过滤器名}} 或 v-bind:属性 = “xxx | 过滤器名”

备注:

​ 1.过滤器也可以接收额外参数、多个过滤器也可以串联

​ 2.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数据, 是产生新的对应的数据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<div id="root">
    <h2>显示格式化后的时间</h2>
    <!-- 计算属性实现 -->
    <h3>现在是:{{fmtTime}}</h3>
    <!-- methods实现 -->
    <h3>现在是:{{getFmtTime()}}</h3>
    <!-- 过滤器实现 -->
    <h3>现在是:{{time | timeFormater}}</h3>
    <!-- 过滤器实现(传参) -->
    <h3>现在是:{{time | timeFormater('YYYY_MM_DD') | mySlice}}</h3>
    <h3 :x="msg | mySlice">尚硅谷</h3>
</div>

<div id="root2">
    <h2>{{msg | mySlice}}</h2>
</div>
<script>
    Vue.filter('mySlice',function(value){
        return value.slice(0,4)
    })
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time:1621561377603, //时间戳
            msg:'你好,尚硅谷'
        },
        computed: {
            fmtTime()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dayjs(this.time).format('YYYY年MM月DD日 HH:mm:ss'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methods: {
            getFmtTime()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dayjs(this.time).format('YYYY年MM月DD日 HH:mm:ss'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//局部过滤器
        filters:{
            timeFormater(value,str='YYYY年MM月DD日 HH:mm:ss'){
                // console.log('@',value)
                return dayjs(value).format(str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)

    new Vue({
        el:'#root2',
        data:{
            msg:'hello,atguigu!'
        }
    })
</script>

# 内置指令

我们学过的指令:

​ v-bind : 单向绑定解析表达式, 可简写为 :xxx

​ v-model : 双向数据绑定

​ v-for : 遍历数组/对象/字符串

​ v-on : 绑定事件监听, 可简写为@

​ v-if : 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)

​ v-else : 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)

​ v-show : 条件渲染 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展示)

v-text指令:

​ 1.作用: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文本内容。

​ 2.与插值语法的区别:v-text会替换掉节点中的内容,{{xx}}则不会。

v-html指令:

​ 1.作用: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html结构的内容。

​ 2.与插值语法的区别:

​ (1).v-html会替换掉节点中所有的内容,{{xx}}则不会。

​ (2).v-html可以识别html结构。

​ 3.严重注意:v-html有安全性问题!!!!

​ (1).在网站上动态渲染任意HTML是非常危险的,容易导致XSS攻击。

​ (2).一定要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v-html,永不要用在用户提交的内容上!

v-cloak指令(没有值):

​ 1.本质是一个特殊属性,Vue实例创建完毕并接管容器后,会删掉v-cloak属性。

​ 2.使用css配合v-cloak可以解决网速慢时页面展示出{{xxx}}的问题。

v-once指令:

​ 1.v-once所在节点在初次动态渲染后,就视为静态内容了。

​ 2.以后数据的改变不会引起v-once所在结构的更新,可以用于优化性能。

v-pre指令:

​ 1.跳过其所在节点的编译过程。

​ 2.可利用它跳过:没有使用指令语法、没有使用插值语法的节点,会加快编译。

# 生命周期

话不多说先上图:

生命周期

生命周期:

​ 1.又名:生命周期回调函数、生命周期函数、生命周期钩子。

​ 2.是什么:Vue在关键时刻帮我们调用的一些特殊名称的函数。

​ 3.生命周期函数的名字不可更改,但函数的具体内容是程序员根据需求编写的。

​ 4.生命周期函数中的this指向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。

常用的生命周期钩子:

​ 1.mounted: 发送ajax请求、启动定时器、绑定自定义事件、订阅消息等【初始化操作】。

​ 2.beforeDestroy: 清除定时器、解绑自定义事件、取消订阅消息等【收尾工作】。

关于销毁Vue实例

​ 1.销毁后借助Vue开发者工具看不到任何信息。

​ 2.销毁后自定义事件会失效,但原生DOM事件依然有效。

​ 3.一般不会在beforeDestroy操作数据,因为即便操作数据,也不会再触发更新流程了。

# 组件

Vue中使用组件的三大步骤:

​ 一、定义组件(创建组件)

​ 二、注册组件

​ 三、使用组件(写组件标签)

一、如何定义一个组件?

​ 使用Vue.extend(options)创建,其中options和new Vue(options)时传入的那个options几乎一样,但也有点区别;

​ 区别如下:

​ 1.el不要写,为什么? ——— 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一个vm的管理,由vm中的el决定服务哪个容器。

​ 2.data必须写成函数,为什么? ———— 避免组件被复用时,数据存在引用关系。

​ 备注:使用template可以配置组件结构。

二、如何注册组件?

​ 1.局部注册:靠new Vue的时候传入components选项

​ 2.全局注册:靠Vue.component(‘组件名’,组件)

三、编写组件标签:

<school></school>

几个注意点:

​ 1.关于组件名:

​ 一个单词组成:

​ 第一种写法(首字母小写):school

​ 第二种写法(首字母大写):School

​ 多个单词组成:

​ 第一种写法(kebab-case命名):my-school

​ 第二种写法(CamelCase命名):MySchool (需要Vue脚手架支持)

​ 备注:

​ (1).组件名尽可能回避HTML中已有的元素名称,例如:h2、H2都不行。

​ (2).可以使用name配置项指定组件在开发者工具中呈现的名字。

​ 2.关于组件标签:

​ 第一种写法:

​ 第二种写法:

​ 备注:不用使用脚手架时,会导致后续组件不能渲染。

​ 3.一个简写方式:

​ const school = Vue.extend(options) 可简写为:const school = options

关于VueComponent:

​ 1.school组件本质是一个名为VueComponent的构造函数,且不是程序员定义的,是Vue.extend生成的。

​ 2.我们只需要写,Vue解析时会帮我们创建school组件的实例对象,

​ 即Vue帮我们执行的:new VueComponent(options)。

​ 3.特别注意:每次调用Vue.extend,返回的都是一个全新的VueComponent!!!!

​ 4.关于this指向:

​ (1).组件配置中:

​ data函数、methods中的函数、watch中的函数、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【VueComponent实例对象】。

​ (2).new Vue(options)配置中:

​ data函数、methods中的函数、watch中的函数、computed中的函数 它们的this均是【Vue实例对象】。

​ 5.VueComponent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vc(也可称之为:组件实例对象)。

​ Vue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vm。

# Vue2进阶

到这一部分,就要使用到脚手架了,同时也向正式的项目靠近了。

# 脚手架文件结构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├── node_modules 
├── public
│   ├── favicon.ico: 页签图标
│   └── index.html: 主页面
├── src
│   ├── assets: 存放静态资源
│   │   └── logo.png
│   │── component: 存放组件
│   │   └── HelloWorld.vue
│   │── App.vue: 汇总所有组件
│   │── main.js: 入口文件
├── .gitignore: git版本管制忽略的配置
├── babel.config.js: babel的配置文件
├── package.json: 应用包配置文件 
├── README.md: 应用描述文件
├── package-lock.json:包版本控制文件

# 关于不同版本的Vue

  1. vue.js与vue.runtime.xxx.js的区别:
    1. vue.js是完整版的Vue,包含:核心功能 + 模板解析器。
    2. vue.runtime.xxx.js是运行版的Vue,只包含:核心功能;没有模板解析器。
  2. 因为vue.runtime.xxx.js没有模板解析器,所以不能使用template这个配置项,需要使用render函数接收到的createElement函数去指定具体内容。也就是代码中的这句render: h => h(App)

# vue.config.js配置文件

  1. 使用vue inspect > output.js可以查看到Vue脚手架的默认配置。
  2. 使用vue.config.js可以对脚手架进行个性化定制,详情见:https://cli.vuejs.org/zh

# ref属性

  1. 被用来给元素或子组件注册引用信息(id的替代者)
  2. 应用在html标签上获取的是真实DOM元素,应用在组件标签上是组件实例对象(vc)
  3. 使用方式:
    1. 打标识:<h1 ref="xxx">.....</h1><School ref="xxx"></School>
    2. 获取:this.$refs.xxx

# props配置项

  1. 功能:让组件接收外部传过来的数据

  2. 传递数据:<Demo name="xxx"/>

  3. 接收数据:

    1. 第一种方式(只接收):props:['name']

    2. 第二种方式(限制类型):props:{name:String}

    3. 第三种方式(限制类型、限制必要性、指定默认值):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7
      
      props:{
      	name:{
      	type:String, //类型
      	required:true, //必要性
      	default:'老王' //默认值
      	}
      }
      

    备注:props是只读的,Vue底层会监测你对props的修改,如果进行了修改,就会发出警告,若业务需求确实需要修改,那么请复制props的内容到data中一份,然后去修改data中的数据。

# mixin(混入)

  1. 功能:可以把多个组件共用的配置提取成一个混入对象

  2. 使用方式:

    第一步定义混合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
    {
        data(){....},
        methods:{....}
        ....
    }
    

    第二步使用混入:

    ​ 全局混入:Vue.mixin(xxx) ​ 局部混入:mixins:['xxx']

# 插件

  1. 功能:用于增强Vue

  2. 本质:包含install方法的一个对象,install的第一个参数是Vue,第二个以后的参数是插件使用者传递的数据。

  3. 定义插件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
    对象.install = function (Vue, options) {
        // 1. 添加全局过滤器
        Vue.filter(....)
    
        // 2. 添加全局指令
        Vue.directive(....)
    
        // 3. 配置全局混入(合)
        Vue.mixin(....)
    
        // 4. 添加实例方法
        Vue.prototype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...}
        Vue.prototype.$myProperty = xxxx
    }
    
  4. 使用插件:Vue.use()

# scoped样式

  1. 作用:让样式在局部生效,防止冲突。
  2. 写法:<style scoped>

# 总结TodoList案例

  1. 组件化编码流程:

    ​ (1).拆分静态组件:组件要按照功能点拆分,命名不要与html元素冲突。

    ​ (2).实现动态组件:考虑好数据的存放位置,数据是一个组件在用,还是一些组件在用:

    ​ 1).一个组件在用:放在组件自身即可。

    ​ 2). 一些组件在用:放在他们共同的父组件上(状态提升)。

    ​ (3).实现交互:从绑定事件开始。

  2. props适用于:

    ​ (1).父组件 ==> 子组件 通信

    ​ (2).子组件 ==> 父组件 通信(要求父先给子一个函数)

  3. 使用v-model时要切记:v-model绑定的值不能是props传过来的值,因为props是不可以修改的!

  4. props传过来的若是对象类型的值,修改对象中的属性时Vue不会报错,但不推荐这样做。

# webStorage

  1. 存储内容大小一般支持5MB左右(不同浏览器可能还不一样)

  2. 浏览器端通过 Window.sessionStorage 和 Window.localStorage 属性来实现本地存储机制。

  3. 相关API:

    1. xxxxxStorage.setItem('key', 'value');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和值作为参数,会把键值对添加到存储中,如果键名存在,则更新其对应的值。

    2. xxxxxStorage.getItem('person');

      ​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返回键名对应的值。

    3. xxxxxStorage.removeItem('key');

      ​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并把该键名从存储中删除。

    4. xxxxxStorage.clear()

      ​ 该方法会清空存储中的所有数据。

  4. 备注:

    1. SessionStorage存储的内容会随着浏览器窗口关闭而消失。
    2. LocalStorage存储的内容,需要手动清除才会消失。
    3. xxxxxStorage.getItem(xxx)如果xxx对应的value获取不到,那么getItem的返回值是null。
    4. JSON.parse(null)的结果依然是null。

# 组件的自定义事件

  1. 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:子组件 ===> 父组件

  2. 使用场景:A是父组件,B是子组件,B想给A传数据,那么就要在A中给B绑定自定义事件(事件的回调在A中)。

  3. 绑定自定义事件:

    1. 第一种方式,在父组件中:<Demo @atguigu="test"/><Demo v-on:atguigu="test"/>

    2. 第二种方式,在父组件中: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
      <Demo ref="demo"/>
      ......
      mounted(){
         this.$refs.xxx.$on('atguigu',this.test)
      }
      
    3. 若想让自定义事件只能触发一次,可以使用once修饰符,或$once方法。

  4. 触发自定义事件:this.$emit('atguigu',数据)

  5. 解绑自定义事件this.$off('atguigu')

  6. 组件上也可以绑定原生DOM事件,需要使用native修饰符。

  7. 注意:通过this.$refs.xxx.$on('atguigu',回调)绑定自定义事件时,回调要么配置在methods中要么用箭头函数,否则this指向会出问题!

# 全局事件总线(GlobalEventBus)

  1. 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

  2. 安装全局事件总线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
    new Vue({
    	......
    	beforeCreate() {
    		Vue.prototype.$bus = this //安装全局事件总线,$bus就是当前应用的vm
    	},
        ......
    }) 
    
  3. 使用事件总线:

    1. 接收数据:A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A组件中给$bus绑定自定义事件,事件的回调留在A组件自身。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7
      
      methods(){
        demo(data){......}
      }
      ......
      mounted() {
        this.$bus.$on('xxxx',this.demo)
      }
      
    2. 提供数据:this.$bus.$emit('xxxx',数据)

  4. 最好在beforeDestroy钩子中,用$off去解绑当前组件所用到的事件。

# 消息订阅与发布(pubsub)

  1. 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

  2. 使用步骤:

    1. 安装pubsub:npm i pubsub-js

    2. 引入: import pubsub from 'pubsub-js'

    3. 接收数据:A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A组件中订阅消息,订阅的回调留在A组件自身。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4
      5
      6
      7
      
      methods(){
        demo(data){......}
      }
      ......
      mounted() {
        this.pid = pubsub.subscribe('xxx',this.demo) //订阅消息
      }
      
    4. 提供数据:pubsub.publish('xxx',数据)

    5. 最好在beforeDestroy钩子中,用PubSub.unsubscribe(pid)取消订阅。

# nextTick

  1. 语法:this.$nextTick(回调函数)
  2. 作用:在下一次 DOM 更新结束后执行其指定的回调。
  3. 什么时候用:当改变数据后,要基于更新后的新DOM进行某些操作时,要在nextTick所指定的回调函数中执行。

# Vue封装的过度与动画

  1. 作用:在插入、更新或移除 DOM元素时,在合适的时候给元素添加样式类名。

  2. 图示:

  3. 写法:

    1. 准备好样式:

      • 元素进入的样式:
        1. v-enter:进入的起点
        2. v-enter-active:进入过程中
        3. v-enter-to:进入的终点
      • 元素离开的样式:
        1. v-leave:离开的起点
        2. v-leave-active:离开过程中
        3. v-leave-to:离开的终点
    2. 使用<transition>包裹要过度的元素,并配置name属性:

      1
      2
      3
      
      <transition name="hello">
      	<h1 v-show="isShow">你好啊</h1>
      </transition>
      
    3. 备注:若有多个元素需要过度,则需要使用:<transition-group>,且每个元素都要指定key值。

# vue脚手架配置代理

# 方法一

​ 在vue.config.js中添加如下配置:

1
2
3
devServer:{
  proxy:"http://localhost:5000"
}

说明:

  1. 优点:配置简单,请求资源时直接发给前端(8080)即可。
  2. 缺点:不能配置多个代理,不能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  3. 工作方式:若按照上述配置代理,当请求了前端不存在的资源时,那么该请求会转发给服务器 (优先匹配前端资源)

# 方法二

​ 编写vue.config.js配置具体代理规则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module.exports = {
	devServer: {
      proxy: {
      '/api1': {// 匹配所有以 '/api1'开头的请求路径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0',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'^/api1': ''}
      },
      '/api2': {// 匹配所有以 '/api2'开头的请求路径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1',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'^/api2': ''}
      }
    }
  }
}
/*
   changeOrigin设置为tru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5000
   changeOrigin设置为fals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8080
   changeOrigin默认值为true
*/

说明:

  1. 优点:可以配置多个代理,且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  2. 缺点:配置略微繁琐,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。

# 插槽

  1. 作用:让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指定位置插入html结构,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 父组件 ===> 子组件

  2. 分类:默认插槽、具名插槽、作用域插槽

  3. 使用方式:

    1. 默认插槽:

       1
       2
       3
       4
       5
       6
       7
       8
       9
      10
      11
      
      父组件中
              <Category>
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1</div>
              </Category>
      子组件中
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<!-- 定义插槽 --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
    2. 具名插槽:

       1
       2
       3
       4
       5
       6
       7
       8
       9
      10
      11
      12
      13
      14
      15
      16
      17
      18
      
      父组件中
              <Category>
  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 slot="center">
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1</div>
  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 v-slot:footer>
 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2</div>
  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        </Category>
      子组件中
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<!-- 定义插槽 --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name="cen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name="foo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
    3. 作用域插槽:

      1. 理解:数据在组件的自身,但根据数据生成的结构需要组件的使用者来决定。(games数据在Category组件中,但使用数据所遍历出来的结构由App组件决定)

      2. 具体编码:

         1
         2
         3
         4
         5
         6
         7
         8
         9
        10
        11
        12
        13
        14
        15
        16
        17
        18
        19
        20
        21
        22
        23
        24
        25
        26
        27
        28
        29
        30
        31
        32
        33
        34
        35
        
        父组件中
        		<Category>
        			<template scope="scopeData">
        				<!-- 生成的是ul列表 -->
        				<ul>
        					<li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li>
        				</ul>
        			</template>
        		</Category>
        
        		<Category>
        			<template slot-scope="scopeData">
        				<!-- 生成的是h4标题 -->
        				<h4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h4>
        			</template>
        		</Category>
        子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:games="games">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<script>
                    export default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me:'Category'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ps:['title']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数据在子组件自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ames:['红色警戒','穿越火线','劲舞团','超级玛丽'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</script>
        

# Vuex

# 概念

​ 在Vue中实现集中式状态(数据)管理的一个Vue插件,对vue应用中多个组件的共享状态进行集中式的管理(读/写),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且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。

# 何时使用?

​ 多个组件需要共享数据时

# 搭建vuex环境

  1. 创建文件:src/store/index.js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
    //引入Vue核心库
    import Vue from 'vue'
    //引入Vuex
    import Vuex from 'vuex'
    //应用Vuex插件
    Vue.use(Vuex)
    
    //准备actions对象——响应组件中用户的动作
    const actions = {}
    //准备mutations对象——修改state中的数据
    const mutations = {}
    //准备state对象——保存具体的数据
    const state = {}
    
    //创建并暴露store
   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
    	actions,
    	mutations,
    	state
    })
    
  2. main.js中创建vm时传入store配置项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
    ......
    //引入store
    import store from './store'
    ......
    
    //创建vm
    new Vue({
    	el:'#app',
    	render: h => h(App),
    	store
    })
    

# 基本使用

  1. 初始化数据、配置actions、配置mutations,操作文件store.js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22
    23
    24
    25
    26
    27
    28
    29
    30
    31
    32
    33
    34
    
    //引入Vue核心库
    import Vue from 'vue'
    //引入Vuex
    import Vuex from 'vuex'
    //引用Vuex
    Vue.use(Vuex)
    
    const actions = {
        //响应组件中加的动作
    	jia(context,value){
    		// console.log('actions中的jia被调用了',miniStore,value)
    		context.commit('JIA',value)
    	},
    }
    
    const mutations = {
        //执行加
    	JIA(state,value){
    		// console.log('mutations中的JIA被调用了',state,value)
    		state.sum += value
    	}
    }
    
    //初始化数据
    const state = {
       sum:0
    }
    
    //创建并暴露store
   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
    	actions,
    	mutations,
    	state,
    })
    
  2. 组件中读取vuex中的数据:$store.state.sum

  3. 组件中修改vuex中的数据:$store.dispatch('action中的方法名',数据)$store.commit('mutations中的方法名',数据)

    备注:若没有网络请求或其他业务逻辑,组件中也可以越过actions,即不写dispatch,直接编写commit

# getters的使用

  1. 概念:当state中的数据需要经过加工后再使用时,可以使用getters加工。

  2. store.js中追加getters配置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
    ......
    
    const getters = {
    	bigSum(state){
    		return state.sum * 10
    	}
    }
    
    //创建并暴露store
    export default new Vuex.Store({
    	......
    	getters
    })
    
  3. 组件中读取数据:$store.getters.bigSum

# 四个map方法的使用

  1. mapState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映射state中的数据为计算属性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
    computed: {
        //借助mapState生成计算属性:sum、school、subject(对象写法)
         ...mapState({sum:'sum',school:'school',subject:'subject'}),
    
        //借助mapState生成计算属性:sum、school、subject(数组写法)
        ...mapState(['sum','school','subject']),
    },
    
  2. mapGetters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映射getters中的数据为计算属性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
    computed: {
        //借助mapGetters生成计算属性:bigSum(对象写法)
        ...mapGetters({bigSum:'bigSum'}),
    
        //借助mapGetters生成计算属性:bigSum(数组写法)
        ...mapGetters(['bigSum'])
    },
    
  3. mapActions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生成与actions对话的方法,即:包含$store.dispatch(xxx)的函数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
    methods:{
        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Odd、incrementWait(对象形式)
        ...mapActions({incrementOdd:'jiaOdd',incrementWait:'jiaWait'})
    
        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Odd、incrementWait(数组形式)
        ...mapActions(['jiaOdd','jiaWait'])
    }
    
  4. mapMutations方法:用于帮助我们生成与mutations对话的方法,即:包含$store.commit(xxx)的函数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
    methods:{
        //靠mapActions生成:increment、decrement(对象形式)
        ...mapMutations({increment:'JIA',decrement:'JIAN'}),
    
        //靠mapMutations生成:JIA、JIAN(对象形式)
        ...mapMutations(['JIA','JIAN']),
    }
    

备注:mapActions与mapMutations使用时,若需要传递参数需要:在模板中绑定事件时传递好参数,否则参数是事件对象。

# 模块化+命名空间

  1. 目的:让代码更好维护,让多种数据分类更加明确。

  2. 修改store.js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22
    23
    24
    25
    
    const countAbout = {
      namespaced:true,//开启命名空间
      state:{x:1},
      mutations: { ... },
      actions: { ... },
      getters: {
        bigSum(state){
           return state.sum * 10
        }
      }
    }
    
    const personAbout = {
      namespaced:true,//开启命名空间
      state:{ ... },
      mutations: { ... },
      actions: { ... }
    }
    
    const store = new Vuex.Store({
      modules: {
        countAbout,
        personAbout
      }
    })
    
  3. 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读取state数据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
    //方式一:自己直接读取
    this.$store.state.personAbout.list
    //方式二:借助mapState读取:
    ...mapState('countAbout',['sum','school','subject']),
    
  4. 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读取getters数据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
    //方式一:自己直接读取
    this.$store.getters['personAbout/firstPersonName']
    //方式二:借助mapGetters读取:
    ...mapGetters('countAbout',['bigSum'])
    
  5. 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调用dispatch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
    //方式一:自己直接dispatch
    this.$store.dispatch('personAbout/addPersonWang',person)
    //方式二:借助mapActions:
    ...mapActions('countAbout',{incrementOdd:'jiaOdd',incrementWait:'jiaWait'})
    
  6. 开启命名空间后,组件中调用commit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
    //方式一:自己直接commit
    this.$store.commit('personAbout/ADD_PERSON',person)
    //方式二:借助mapMutations:
    ...mapMutations('countAbout',{increment:'JIA',decrement:'JIAN'}),
    

# 路由

  1. 理解: 一个路由(route)就是一组映射关系(key - value),多个路由需要路由器(router)进行管理。
  2. 前端路由:key是路径,value是组件。

# 基本使用

  1. 安装vue-router,命令:npm i vue-router

  2. 应用插件:Vue.use(VueRouter)

  3. 编写router配置项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22
    
    //引入VueRouter
    import VueRouter from 'vue-router'
    //引入Luyou 组件
    import About from '../components/About'
    import Home from '../components/Home'
    
    //创建router实例对象,去管理一组一组的路由规则
    const router = new VueRouter({
    	routes:[
    		{
    			path:'/about',
    			component:About
    		},
    		{
    			path:'/home',
    			component:Home
    		}
    	]
    })
    
    //暴露router
    export default router
    
  4. 实现切换(active-class可配置高亮样式)

    1
    
    <router-link active-class="active" to="/about">About</router-link>
    
  5. 指定展示位置

    1
    
    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
    

# 几个注意点

  1. 路由组件通常存放在pages文件夹,一般组件通常存放在components文件夹。
  2. 通过切换,“隐藏”了的路由组件,默认是被销毁掉的,需要的时候再去挂载。
  3. 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$route属性,里面存储着自己的路由信息。
  4. 整个应用只有一个router,可以通过组件的$router属性获取到。

# 多级路由(多级路由)

  1. 配置路由规则,使用children配置项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
    routes:[
    	{
    		path:'/about',
    		component:About,
    	},
    	{
    		path:'/home',
    		component:Home,
    		children:[ //通过children配置子级路由
    			{
    				path:'news', //此处一定不要写:/news
    				component:News
    			},
    			{
    				path:'message',//此处一定不要写:/message
    				component:Message
    			}
    		]
    	}
    ]
    
  2. 跳转(要写完整路径):

    1
    
    <router-link to="/home/news">News</router-link>
    

# 路由的query参数

  1. 传递参数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
    <!-- 跳转并携带query参数to的字符串写法 -->
    <router-link :to="/home/message/detail?id=666&title=你好"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
    <!-- 跳转并携带query参数to的对象写法 -->
    <router-link 
    	:to="{
    		path:'/home/message/detail',
    		query:{
    		   id:666,
                title:'你好'
    		}
    	}"
    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
  2. 接收参数:

    1
    2
    
    $route.query.id
    $route.query.title
    

# 命名路由

  1. 作用:可以简化路由的跳转。

  2. 如何使用

    1. 给路由命名:

       1
       2
       3
       4
       5
       6
       7
       8
       9
      10
      11
      12
      13
      14
      15
      16
      17
      
      {
      	path:'/demo',
      	component:Demo,
      	children:[
      		{
      			path:'test',
      			component:Test,
      			children:[
      				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me:'hello' //给路由命名
      					path:'welcome',
      					component:Hello,
      				}
      			]
      		}
      	]
      }
      
    2. 简化跳转:

       1
       2
       3
       4
       5
       6
       7
       8
       9
      10
      11
      12
      13
      14
      15
      16
      
      <!--简化前需要写完整的路径 -->
      <router-link to="/demo/test/welcome"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  
      <!--简化后直接通过名字跳转 -->
      <router-link :to="{name:'hello'}"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  
      <!--简化写法配合传递参数 -->
      <router-link 
      	:to="{
      		name:'hello',
      		query:{
      		   id:666,
                  title:'你好'
      		}
      	}"
      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  

# 路由的params参数

  1. 配置路由,声明接收params参数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
    {
    	path:'/home',
    	component:Home,
    	children:[
    		{
    			path:'news',
    			component:News
    		},
    		{
    			component:Message,
    			children:[
    				{
    					name:'xiangqing',
    					path:'detail/:id/:title', //使用占位符声明接收params参数
    					component:Detail
    				}
    			]
    		}
    	]
    }
    
  2. 传递参数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
    <!-- 跳转并携带params参数to的字符串写法 -->
    <router-link :to="/home/message/detail/666/你好"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
    <!-- 跳转并携带params参数to的对象写法 -->
    <router-link 
    	:to="{
    		name:'xiangqing',
    		params:{
    		   id:666,
                title:'你好'
    		}
    	}"
    >跳转</router-link>
    

    特别注意:路由携带params参数时,若使用to的对象写法,则不能使用path配置项,必须使用name配置!

  3. 接收参数:

    1
    2
    
    $route.params.id
    $route.params.title
    

# 路由的props配置

​ 作用:让路由组件更方便的收到参数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{
	name:'xiangqing',
	path:'detail/:id',
	component:Detail,

	//第一种写法:props值为对象,该对象中所有的key-value的组合最终都会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
	// props:{a:900}

	//第二种写法:props值为布尔值,布尔值为true,则把路由收到的所有params参数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
	// props:true
	
	//第三种写法:props值为函数,该函数返回的对象中每一组key-value都会通过props传给Detail组件
	props(route){
		return {
			id:route.query.id,
			title:route.query.title
		}
	}
}

# <router-link>的replace属性

  1. 作用:控制路由跳转时操作浏览器历史记录的模式
  2. 浏览器的历史记录有两种写入方式:分别为pushreplacepush是追加历史记录,replace是替换当前记录。路由跳转时候默认为push
  3. 如何开启replace模式:<router-link replace .......>News</router-link>

# 编程式路由导航

  1. 作用:不借助<router-link> 实现路由跳转,让路由跳转更加灵活

  2. 具体编码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
    //$router的两个API
    this.$router.push({
    	name:'xiangqing',
    		params:{
    			id:xxx,
    			title:xxx
    		}
    })
    
    this.$router.replace({
    	name:'xiangqing',
    		params:{
    			id:xxx,
    			title:xxx
    		}
    })
    this.$router.forward() //前进
    this.$router.back() //后退
    this.$router.go() //可前进也可后退
    

# 缓存路由组件

  1. 作用:让不展示的路由组件保持挂载,不被销毁。

  2. 具体编码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
    <keep-alive include="News"> 
        <router-view></router-view>
    </keep-alive>
    

# 两个新的生命周期钩子

  1. 作用:路由组件所独有的两个钩子,用于捕获路由组件的激活状态。
  2. 具体名字:
    1. activated路由组件被激活时触发。
    2. deactivated路由组件失活时触发。

# 路由守卫

  1. 作用:对路由进行权限控制

  2. 分类:全局守卫、独享守卫、组件内守卫

  3. 全局守卫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15
    16
    17
    18
    19
    20
    21
    22
    23
    24
    
    //全局前置守卫:初始化时执行、每次路由切换前执行
    router.beforeEach((to,from,next)=>{
    	console.log('beforeEach',to,from)
    	if(to.meta.isAuth){ //判断当前路由是否需要进行权限控制
    		if(localStorage.getItem('school') === 'atguigu'){ //权限控制的具体规则
    			next() //放行
    		}else{
    			alert('暂无权限查看')
    			// next({name:'guanyu'})
    		}
    	}else{
    		next() //放行
    	}
    })
    
    //全局后置守卫:初始化时执行、每次路由切换后执行
    router.afterEach((to,from)=>{
    	console.log('afterEach',to,from)
    	if(to.meta.title){ 
    		document.title = to.meta.title //修改网页的title
    	}else{
    		document.title = 'vue_test'
    	}
    })
    
  4. 独享守卫:

     1
     2
     3
     4
     5
     6
     7
     8
 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
    beforeEnter(to,from,next){
    	console.log('beforeEnter',to,from)
    	if(to.meta.isAuth){ //判断当前路由是否需要进行权限控制
    		if(localStorage.getItem('school') === 'atguigu'){
    			next()
    		}else{
    			alert('暂无权限查看')
    			// next({name:'guanyu'})
    		}
    	}else{
    		next()
    	}
    }
    
  5. 组件内守卫: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
    //进入守卫:通过路由规则,进入该组件时被调用
    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
    },
    //离开守卫:通过路由规则,离开该组件时被调用
    beforeRouteLeave (to, from, next) {
    }
    

# 路由器的两种工作模式

  1. 对于一个url来说,什么是hash值?—— #及其后面的内容就是hash值。

  2. hash值不会包含在 HTTP 请求中,即:hash值不会带给服务器。

  3. hash模式:

    1. 地址中永远带着#号,不美观 。
    2. 若以后将地址通过第三方手机app分享,若app校验严格,则地址会被标记为不合法。
    3. 兼容性较好。
  4. history模式:

    1. 地址干净,美观 。
    2. 兼容性和hash模式相比略差。
    3. 应用部署上线时需要后端人员支持,解决刷新页面服务端404的问题。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最后更新于 2021-10-01 16:00:00